中共咸阳市秦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
首页 | 信息公开 | 纪检监察要闻 | 工作动态 | 学习园地 | 业务之窗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习园地 > 廉政文化 > 正文
夏初长 风暖人间草木香
发表时间:〖2024/05/16〗    浏览次数:〖〗     字体:【放大】 【正常】 【缩小

立夏,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,也是夏天的首个节气。在天文学上表明即将告别春天,是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。早上,听到小区河里一片蛙鸣,多么生动,立起了一个蛙鸣蝉声的夏天;立夏时节,万物勃兴,立起了一个昂扬的夏天。

《辞海》上是这样解释的:“立夏,二十四节气之一。每年5月5日前后,视太阳位置达黄经45°开始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‘立字解见春(立春),夏,假也,物至此时皆假大也。’中国习惯将立夏作夏天开始。但气候学常用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℃以上作为夏天开始的标准。”“立夏”过后,只有南方一些地区才正式进入夏季。

其实,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(公元前239年)就已经确立了,“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”因了“立夏”的“夏”在过去表示“大”的意思,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,这个时候该给它命名了,也就有了“立夏”。

我从小在农村长大,生活在二十四节气里,对“立夏”也有了不深不浅的了解,儿时就觉得,怎么过了“立夏”了,已经进入夏天了,还没有夏天天热的感觉。后来长大才明白,这是正处在季节转换阶段,还需要一个过程,还像处在晚春的时节。不过这个时候的气候已没了寒意,“风”和“阳光”都是暖暖的。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体验和感受,每当“立夏”过后,走出户外,隐隐感到阳光照在脸上、身上就与从前不一样了,这是“立夏”过后大自然所带来的温情。

现实的农村生活生动形象地把一年分成了二十四等份,不多不少,给每个等份按性质特征都取了名字。立夏也是这样,立夏过后,因气温随之升高,农作物生长渐渐旺盛起来,眼见着农作物开始长了。“春意藏,夏初长,风暖人间草木香。—立夏。”麦苗扬起绿色的旗幡,号召大片大片的蛙鸣,向夏季进军。父亲午间说:“小麦抽穗了,在立夏这个阶段长势很明显。”父亲的农村经历比我丰富,我点头称是。过了“立夏”,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收麦了,小麦似乎心有灵犀,在铆着劲地长。起初三两天一个样,后来就会一天一个样。呲牙咧嘴地露出了笑脸,在告诉人们,快成熟了,期待着收获,这大概是北方夏季庄稼地里唯一的收获吧。

我还记得在农村常流行的一句谚语叫:“立夏三朝遍地锄。”意思是说,这时杂草生长很快,过了“立夏”三个晌午后,农作物就好锄了,这也是锄地的关键时候,这个时候锄地,既可使土地松土,防止水分蒸发,又可锄掉田间刚刚长出来的杂草。因而有人说:“一天不锄草,三天锄不了。” 立夏过后,乡民们就开始日益繁忙起来,这就是田间精管细作的重要时节。田间地头往往都会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,这都是“立夏”所呈现出来的景象。不过,现在大多都用除草剂除掉杂草,“立夏”前后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忙碌了。

立夏下雨是比春雨还要金贵的雨,可起到对农作物的滋润、灌溉作用,这是有利的。因进入立夏后,随之气温升高,太阳吸收田地水分快,十天半月不下雨就易造成干旱。这样,立夏时节下雨,对农作物都有好处,尤其是小麦,即使小雨,也能让小麦长势喜人,确保了丰收在望。

若这个时节不下雨,影响就大了,不仅影响田里的庄稼,更影响没播种的庄稼。记得有句老话叫:“立夏若不下,犁耙得高挂。”立夏是春播的小尾巴,如果春播时因干旱没有播种的庄稼,那么立夏下了雨就得赶紧播了,要不就违背老古语了,真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。

立夏,在我国大多地区还有“立夏看夏”的说法,看立夏的天气状况对整个夏天乃至一年的影响。最经典的就是“立夏不下雨,犁耙高挂起”“立夏日晴,必有旱情。”前一句是说,立夏时节不下雨的话,地里就没什么农活可干,这一年的收成就不好。后一句是说,如果立夏时节天气晴朗的话,那这一年的夏天就比较干旱,有可能会闹旱灾。说的都蛮有道理,沾着乡土气息。

立夏,一个季节转换的节气,一个庄稼开长的节气,一个向夏天进军的节气,形象多么鲜明。吹响了向夏天进军的号角!

秦都区西兰路街道办 豆洁

上一条信息:党纪印我心 清廉伴我行
下一条信息:廉政诗词两首
陕ICP备05015531号
咸阳市秦都区监察委员会  版权所有 undefinedcopy; 2011-2012    
地址:陕西省咸阳市渭阳中路1号    邮编:712000    电话:029—33229061    举报电话:029—33229062    邮箱:jw@snqindu.gov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