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咸阳市秦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
首页 | 信息公开 | 纪检监察要闻 | 工作动态 | 学习园地 | 业务之窗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习园地 > 廉政文化 > 正文
不要把子女装在口袋里
发表时间:〖2021/11/11〗    浏览次数:〖〗     字体:【放大】 【正常】 【缩小


 

“依靠自身努力,做有用之人,行大义之事才是根本。不要求你们成名成家,也不要想去做什么大官,但必须拥有一技之长,这样,于己于国家都有利。”这是贺龙经常教育子女的一句话。

在贺龙身边工作过的同志,都知道他有许多的不准、不许。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,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帅,他刚直不阿、廉洁自律,与“官兵有盐同咸”,从不搞特殊,这一点在教育子女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。

贺鹏飞出生时,贺龙已经50岁了,寻常人半百得子往往会更加娇宠溺爱些,要么含在嘴里怕化了,要么恨不得时刻装在口袋里,但贺龙从不娇惯儿子。贺鹏飞上初中的时候,踢足球把腿部踢骨折了,按理说,伤在儿身痛在父母心,父母千般疼万般护都自然不过,但在贺龙这里从来就没有特权。一个星期之后,贺龙就让打着石膏的贺鹏飞去学校上学了,而且不允许用他的专车接送。贺鹏飞只能每天坚持拄着拐杖,坐着街上的人力三轮车上下学,有些老战友实在看不下去了,劝贺龙作为父亲不要太严苛,贺龙却说:“我的孩子本来就是普通一员,哪有那么娇贵?”在父母口袋的庇护之外经受风雨,才能受到磨砺,把未来的路走得更好。

“你们不要打着我的名义,向学校、组织要求特殊的照顾和待遇。”贺龙是这样说,也是这样做的。

1963年9月,贺鹏飞报考清华大学失利,心怀忐忑,但是又心存侥幸希望父亲能出面帮忙,于是眼巴巴地等着。因为按照当时有关规定,高干子弟可以保送进大学。可没想到迎接他的,却是父亲坚决不同意“开后门”保送的当头棒喝:“要想实现人生理想,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努力,再没有第二个途径。”贺鹏飞听懂了父亲的话,在清华附中复读一年后,才终于如愿以偿进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。

殷殷教诲,拳拳苦心,不仅体现于一句句严厉的话语里,更展现在一个个为计深远的行动中。

有一天养子贺兴桐高兴地吹着口哨回到家里,贺龙关切地询问道,“兴桐,你怎么这么高兴啊?”贺兴桐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,几分得意地说道:“今天分配了,我分到新华社国际新闻部啦!”

“哦”,贺龙轻轻地应了声,立马喊他的秘书给人民大学新闻系应届毕业生分配小组打电话。秘书很诧异,“怎么了?这不是可喜可贺的好事吗?”可贺龙却不答反问,严肃地说:“问问他们哪里最艰苦?”

秘书打完电话后汇报说:“甘肃最艰苦。”贺龙毫不犹豫地立马交代:“让贺兴桐到甘肃去比较合适。”不久,贺兴桐就被分配到甘肃工作,与贺兴桐同去的还有贺龙的亲儿子贺鹏飞。

最美的雪莲盛开在陡峭的冰崖。在贺龙看来,不能把子女装在口袋里精心呵护,应该让他们到最广阔的天地去摔打,在最艰苦的地方去锤炼,千磨万击还坚劲,才能体味真正而有意义的人生。

“父辈的言传身教,悄无声息地影响了我们一生。”贺龙的女儿贺晓明,谈及家风时深有感触地说。贺龙的儿女们也始终牢记父亲的谆谆教诲,“我们为有这样的父亲,感到骄傲。”

良好的家风如一束莲绽放在心里,蔓延出花和果实。秉承父辈的足迹,退休后的贺晓明和妹妹贺黎明一起注册了“贺龙体育基金会”,一直在做公益,他们上高原、办学校、扶持老区的孩子,关心青少年的成长,让先辈精神薪火相传。

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

水寒江尽,满目青山,载明月而归。

(双照街道纪工委 夏薇)

 

上一条信息:秦岭之立冬
下一条信息:唱响时代 共赴东方之约
陕ICP备05015531号
咸阳市秦都区监察委员会  版权所有 undefinedcopy; 2011-2012    
地址:陕西省咸阳市渭阳中路1号    邮编:712000    电话:029—33229061    举报电话:029—33229062    邮箱:jw@snqindu.gov.cn